中信建投发布的中信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稀土资源、建投矿/冶生产及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具关注具备完整的备稀稀土产业链。根据USGS的土全数据,中国稀土资源储量约占全球40%,产业其中中重稀土资源相对丰富。链优料需稀土永磁材料是钕铁稀土消费的主要领域,正以高速增长,硼材尤其新能源汽车对高性能钕铁硼材料的求拉需求预计将占到未来约50%。由于新能源汽车、动领节能电机及风力发电等领域需求迅速上升,中信预计到2027年,建投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国具关注需求将达到21.2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13%。备稀

中信建投的主要观点包括:

战略资源的重估:稀土是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的关键元件。中国是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稀土生产国,囊括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氧化物生产、金属加工及循环回收等环节。

稀土元素丰度并不稀少,但由于与其他元素共生及工业开采的难度,具备实际工业价值的稀土矿床数量有限。全球轻稀土储量较大,而中重稀土则分布更为集中,仅中国及少数东南亚国家较为丰富。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体布局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他国家无法匹敌,尤其在冶炼分离环节。

稀土的优异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高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虽用量较少,但替代困难,称之为“新材料之母”。

由于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对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愈发增强。近期,中国加强了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这将进一步影响全球稀土市场的配置。

2021至2023年,中国稀土配额增速都超过20%,但预计2024年将大幅下降至5.9%,实现供需更好平衡。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在多个领域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包括新能源汽车以及节能电机等领域。

预计到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2600万辆,对应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量为6.6万吨;汽车领域的整体需求已接近8万吨,占高性能钕铁硼材料需求的三分之一。此外,政策推动将进一步提高节能电机的渗透率,未来需求有望加速。

人形机器人市场也在崛起,未来的市场潜力可观,预计每台机器人的磁材需求与一辆新能源汽车相当,有望极大推动稀土磁材的消费。

总结来看,未来三年钕铁硼磁材的需求增速预计将超过13%。但需警惕全球经济衰退、美国通胀失控和国内新能源消费增速不及预期等风险,这些因素可能对有色金属消费造成负面影响。